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19-11-16
简要:摘要: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的DeSeCo项目,使核心素养内容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这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关于核心素养理念研究的热潮。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

  摘要: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的DeSeCo项目,使核心素养内容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这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关于核心素养理念研究的热潮。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部提出的对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宏观指导。英语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文化品质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综合全面发展。通过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学科的实际课堂观察,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对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尝试凝练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阐释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同特性、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同时,从不同方面探寻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路径,笔者相信这不仅为提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当下培养我国初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思维模式;创新性潜能;必要性;培养路径

大学英语

  引言

  通过观察当前初中英语课堂后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就形成了每个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同的思维模式。因而在此基础上,注重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潜能。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称谓或者表述略有差异,但是总体是一致的: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能够发挥多项功能,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它的形成是人与社会协同作用的渐进过程,是群体成员共有的素养,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

  (一)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学者们各抒己见。学者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理解力、推理力、判断力以及概括力等能力的有机结合。学者程晓堂等认为,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英语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坚信,英语学科体现了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思辨品质,这种能力与思辨品质的形成能够真正体现出教书育人的目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素养,其效果是长远的、持续的。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英语环境下所需要的能够解决英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问题的语言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基于文化立场的思辨品质,并且这种语言能力与思辨品质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可持续性、应用性、复合性、批判性的特征,且每一个部分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共同体。

  (一)可持续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可持续性,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修习而形成的价值观、知识、关键能力与行为习惯。有学者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是一种逐渐积累的学习过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而又持续的过程,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是层层递进的,英语是我们各阶段均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但不同年级的知识安排,难易程度是持续发展的。

  (二)应用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应用性的特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用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上,即在具体的语言使用场合对英语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应用。学者吴一安认为,语言能力应用既是英语教育的起点,又是英语教育的终点,如此循环往复。就其性质而言,语言运用能力必须是整合性能力,在语言运用中,我们要整合的至少还有相关的语篇主题情境、背景知识、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百科知识等。

  英语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使用的广度是有目共睹的,小到日常生活的一些商标说明,大到各项大型的国际会议都是用英语来完成的。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首次规定了其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语言是人类最终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传达信息的工具。人文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复合性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4个方面的融合主要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复合性特征。这不是简单地将原来的五维目标合并重组,而是基于语言知识、文化立场思辨的升华,是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再现。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維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这4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课程总目标,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完整,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

  (四)批判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批判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基于文化立场的思辨品质。就学生的思辨品质而言,一方面强调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表现: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和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态度、认同感和鉴别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其在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以及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现的不同水平和特点。

  推荐阅读:《大学英语》1983年,月刊,是由北京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教学辅导刊物。旨在紧密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反映教与学两方面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