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教学在药理学中的构建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20-04-10
简要:摘 要 介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碎片化教学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构建方法。阐述碎片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以举例的方式详细分析碎片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

  摘 要 介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碎片化教学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构建方法。阐述碎片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以举例的方式详细分析碎片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构建方式,展现该模式为药理学课程改革带来的优势,为其他学科的碎片化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碎片化教学;药理学;微课

互联网天地

  推荐阅读:互联网+两篇3000字论文发那些期刊

  1 前言

  從20世纪60年代开始,互联网这个名称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行各业在不断蓬勃发展,“互联网+”在2016年甚至成为十大流行词汇之一。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利用各种闲暇时段通过手机从各种网站和社交平台获取信息。正是由于人们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丰富、充实自我,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又为这种学习提供了方便,因此,依托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2 碎片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于互联网,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最快的学生群体,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网络。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就变成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能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下学习,那么教学效果也将得以改善。将网络与日常教学联系在一起,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新的研究方向。

  基于这样的现状,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教学开始被教师运用在辅助教学中。碎片化有三层含义: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场所的碎片化[1]。教师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对教学资源和素材进行筛选和整合,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出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碎片化知识[2]。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手机客户端为载体,使学习不再停留在课堂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想学便可以学[3]。这样既能够大大节省课堂时间,让教师有更加充足的课堂教学、互动时间,又可以满足学生利用短暂时间获取知识的愿望。因此,研究如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构建碎片化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3 碎片化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碎片化学习以时间周期短为基本特点,碎片内容之间可以是相互联系的,也可以是无序、无关联性的,但单一碎片本身必须具备明确而完整的信息目的和目标[4]。知识的表达形式可以依托文字,也可以是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将完整知识体系中适合制作成较短篇幅的知识点加以筛选、收集、整理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制作成通俗易懂、便于学习与记忆的片段,发布在大众广泛使用的一些移动终端、网络平台等,让学生可以方便获取碎片化的知识,真正做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自学模式。日常的碎片化学习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通常学生会根据兴趣出发,通过碎片化的媒体工具和学习内容,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5]。

  4 药理学课程碎片化教学构建方法

  药理学是研究机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教学内容较多,并且涉及很多抽象机制性的内容,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储备,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此外,课上讲解的药物种类繁多而课时安排不足,这就导致任课教师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有盲区。这些特点都使得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课下的自主学习。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较差、内容理解不透等特点,采用碎片化教学方法,将内容化整为零,再通结合课堂教学,将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拼凑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充分、高效利用课下时间学习的目的。

  在构建这些知识“碎片”前,首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分章节筛选出3~5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该章节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再通过分析整理,确定该“碎片”的呈现形式,一般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微课、音频、文字等形式呈现;最后配合相应的习题发送到移动终端上,如蓝墨云班课、学堂在线等APP都具备资源发布、随堂练习、答疑讨论等模块。下面举例列举出一些可用于制作成“碎片”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