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论文网一个专业的学术咨询网站!!!
树人论文网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来源: 树人论文网 发表时间:2020-06-01
简要:作者:王红 李金双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让一切事物的变革速度较之以往都有了飞速的提升。在汉语言文学方面更是如此,网络用语让语言的含义、发生的影响、存在的意义都不

  作者:王红 李金双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让一切事物的变革速度较之以往都有了飞速的提升。在汉语言文学方面更是如此,网络用语让语言的含义、发生的影响、存在的意义都“不同以往”。本文从网络用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网络用语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作用三个方面试图阐述这一议题,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影响

汉语言文学

  一、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网络语言的出现在当前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它的出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并且网络语言是可以称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新鲜血液的,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首先,网络语言简洁明晰,不受传统语言规范的束缚,将人们的日常交流大大的简单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流障碍。在运用网络语言时,我们都会将事物的形容简单化,用英文字母往往就能将复杂的汉子说明,例如“ LZ”表示楼主,或是用一个词语来代表一种意思,如“划水”一般就是指上班期间偷懒的行为。其次,网络语言还是人们进行更生动形象的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通常一些有趣的符号或是充满幽默感的语言都能将人们的内心感情更好的传递出去。如“社会社会”一般表示惹不起要躲的意思,“(╯^╰)”表示愁眉苦脸,在交流时使用这些符号语言,能够让对话更加生动鲜活,使交流双方更好的接收到对方的情绪。再次,网络语言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也能够如实的反映出来并且快速的传播,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重视,正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爸是李刚”,是由一名车祸肇事者脱口而出,这句话在网络中的广泛传播,引发了广大网民对“二代”群体的愤慨,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重视。

  网络语言是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新的元素。网络语言不仅能够摆脱传统汉语言文学对常规的语法和常规语言表达方式的禁锢,让语言的表达形式更为多样化,还是人们从交流当中获得乐趣、加深感情,并且适应当前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交流方式。同时,网络语言对社会问题现象的反映与传播,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促使其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不利影响

  新事物的产生带来的一定不都是有利的影响,还有不利影响的方面。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将一些固有的具有规范性的语言进行打破重组,形成的新的语言会有很多失去字词原意,甚至是歪曲其意,故意引用错别字表达的词语,这些词语以标新立异为目的,毫无逻辑,表达混乱,这带给汉语言文学的不利冲击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基于网络的特点,很多网络语言在内容上都包含讽刺、嘲笑的意味,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是负面的情绪表达更多,而且有的网络用语较为粗俗,存在对严肃汉语言文学的不规范篡改,这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缺乏文学认知基础的青少年来说将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如果长期接触网络语言,缺乏对正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不仅会导致年轻一代语言文化素养的降低,也会降低他们对正统汉语言文学的热爱程度,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

  在这其中,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中的一大群体,成为深受其害的主要人群。青少年阶段是其自身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青少年并不具有很高的判断辨别能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在日常口语写作中频繁使用,已经严重的影响其对正确语言的学习,对其进行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打击。例如,网络语言中经常出现的“skr”原指一个拟声词,模仿的是汽车漂移或猛然转向时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声音,但是当前却被用来代指“死个”或“是个”,如“热skr人”“skr狠人”等,这些曲解原意,错误使用的词语被青少年大量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写作中也会出现,极大的阻碍了青少年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继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发展

  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语言的发展暴露了汉语言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汉语言文学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完善自我。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要结合时代特色,确立新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目标、方向。要把网络语言中的可取部分加入汉语言文学的体系之中,使汉语言文学更加丰富化、多样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产业化模式。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技术在语言方面的发展,因此汉语言文学要与网络语言相结合,搭科学技术这个便车,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与网络语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带来新的能量。

  (二) 推動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国际的各方面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而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能作为我国的象征性符号,因此我们要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发展。比如在国际上加快孔子学院的建设,让国际友人也能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而要想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发展,必须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国际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汉语言文学,网络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传播渠道,能够将我国的语言特色与文化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因此汉语言文学要向网络语言学习,创新传播方式,在不改变汉语言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下对其进行创新,让汉语言文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最终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发展。

  (三)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多样化发展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只拘泥于课本知识之中,大量枯燥的汉语言不利于人们兴趣的培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深入发展。因此汉语言文学除了以文字的形式展现自身意义外,还要开展其他新的形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例如将汉语言文学制作成图片的形式,在不改变语言本义的情况下增强其趣味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将汉语言文学制作成视频的形式,以纪录片等方式展现给人们,使汉语言文学更具冲击力;将汉语言文学制作成歌曲,精心挑选合适的语言,组成一首歌,让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学习到更多的汉语言文学,最终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鹍.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才智,2020(05):114.

  [2]李瑛.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00-201.

  [3]齐华.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及意义[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78-79.

  推荐阅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