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25 1150 初中历史论文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记载和解释人类进程的一门学科。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学习此学科的意义在于发掘真实的过去,让学生学会总结过去,并远眺未来的生活,借古论今,以史为鉴。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标导学模式以落实课时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活动建构为教学形态,以当堂达标为主要目标,以制定教学计划、展示教学目标、依据要点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成果为基本元素,以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终结性评价为基本步骤。

一、设计教学目标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初始环节是目标导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三个功能:第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识、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内容导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引导作用。第三,明确的课时目标具有测量性,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从而更积极地进行学习探究。以《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科举制产生和正式确立的时间;明确科举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科举制的影响等。笔者在教授这篇课文前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将隋唐之前各朝各代考试的情境通过影像资料展示出来。观看影像资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后世选官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好奇,从而激发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对影像资料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观察,使其明白过去的选官多是任人唯亲,国家很难将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官员的选择逐渐为世家大族所掌握。教师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活动构建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是活动构建。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了解新知识的主要内容,然后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这过程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很好地使教师的指导作用得以发挥。以《西方文明之源》为例,笔者根据课文内容设定了三个课时目标:

(1)雅典民主的建立需要经过多少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古罗马的政体以及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3)东西方文明有何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或者兴趣对其进行分组,组里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小组目标。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其学习能力,其他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补充自己知识点不完善的地方。对于书本上没有明确答案的第三个课时目标,教师可指导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中国古代文明与新知识相结合来思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东西方文化发展的特点,锻炼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检测学习结果是否达标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就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检查课时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也是目标导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来设计相关的检测题目,题型应丰富多样,内容应涵盖教学目标,还要在其难度和题量上保障检查的可信度与有效度。在课堂上,教师应督促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检测,然后及时进行批改,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调整教学,再进行具有针对性地点评,从而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检测题目应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等进行编写,因为是课堂测试,所以题型应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以《鸦片战争》为例,由于学生常常会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附属条约以及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混淆,所以这份试题围绕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内容以及鸦片战争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意义展开。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以后,笔者将事先编写好的试题发放给学生,并规定答题时间为五分钟,然后要求学生互评从而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教师应及时从课堂测试中掌握学生的学习结果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规范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习运用目标导学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活动构建并对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吴慧萍 单位:甘肃民勤县新河中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